繼福衛五號之後,台灣第二顆自製衛星獵風者將於2023年3月10日升空,任期共5年,有2大任務要完成。

太空中心於今(7)日宣布,繼「福衛五號」之後,台灣第二顆自製衛星「獵風者」,自今年7月完成組裝之後,準備進入「全功能測試」的最後階段,預計在2023年3月10日於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乘著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織女星C型(VEGA C)火箭發射升空。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當台灣完成「光學遙測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的研發與驗證,太空產業將更加完整,這次獵風者就是台灣自製衛星三部曲的第二篇章。

獵風者計畫原本從2011年就啟動,是台美合作福衛七號衛星星系計畫的其中一顆衛星,由台灣自製衛星搭配美方提供的觀測儀。但在2014年,受經費有限影響,台灣決定自製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受儀(GNSS-R),作為自製衛星的酬載;2017年,太空中心公開徵名,獵風者(TRITON)計畫名稱正式確立。

獵風者兩大關鍵任務:海面觀測、飛行履歷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首圖)表示,明年獵風者衛星的升空有兩大關鍵任務:一為觀測大氣、海洋、陸地水文等氣象資料;第二,為獵風者上、82%由台灣自製的零組件取得「飛行履歷」。

獵風者將於低地球軌道上運行5年,而在經過韌體優化後,獵風者一次可以處理8組資料,表現水準優於僅能處理4組資料的國際標準。

藉由搜集海面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訊號,GNSS-R系統能夠判斷海面的粗糙度,而海面在風平浪靜與波濤洶湧時,反射出的海面反射訊號強度與延遲時間會有所不同。獵風者藉此推算風速,以此完善對海面氣候的預測,如颱風路徑預測。

原先要使用美方儀器,後來改由自製的GNSS-R資料處理系統,是由太空中心、中央大學、成功大學與中央氣象局合作開發建置。等到獵風者開始運行,也將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合作資料處理及應用。

除了氣象研究之外,獵風者也肩負著驗證台灣自製的衛星零組件是否能在太空中發揮功能的任務。獵風者共有共有20家台灣廠商與學研單位參與研發設計,此次升空是驗證10項關鍵技術與元件的重要實驗場域。

吳政忠說,飛行履歷取得與否,能讓電子零組件價值有百倍甚至千倍的差異。「沒有打上去(太空),(零組件)多好都不行。」未來獵風者在太空中成功運作一段時間,也就證明上面的零組件能通過火箭發射過程的高溫、震動,以及太空環境中的真空、輻射的考驗。

而在供應鏈的研發之外,吳政忠也勉勵太空中心在太空應用領域持續創新。當光學遙測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齊備時,在地面上能衍生的商業行為,將對太空產業的產值會帶來更多的助益。

本文引用數位時代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