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心於今(2023)年升格為行政法人,在揭牌儀式上,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提出未來4大發展目標。

國家太空中心於今年1月1日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中心,直接隸屬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成為國科會轄下第4個法人機構,機構英文名由NSPO(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改為TASA(Taiwan Space Agency),並在本周舉行揭牌典禮。此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將太空產業視為「國家級」目標。

「過去幾年的耕耘,建立了台灣自己的衛星資料處理能力,更學習到很多星系操控經驗,這些都是花錢買不到的。」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在揭牌儀式上感性表示,台灣發展30多年來的太空產業,在大環境變動下具備了更多國家安全與帶領產業的意義。

就在揭牌儀式的同一天,《金融時報》揭露,太空中心正規劃拆分負責低軌衛星的事業單位,將其獨立為一間公司,而政府將持有關鍵少數的股權。日前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也在記者會上提到,將在全台700處建立非同步衛星的地面接收站,完整打造衛星通訊的基礎建設。

現在,台灣太空產業的發展規劃已經走入第3個階段,將往何處前進?

太空中心砸251億元發展10年計畫,第3期計畫重點有哪些?

成立於1991年,太空中心最初的體制為「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2003年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與其他國家實驗室一同整併於國研院轄下,並更名為「國家太空計畫室」,又於2005年再度更名為「國家太空中心」。

過去30年,太空中心在國家資源挹注下陸續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的太空計畫,將福衛一號、二號、三號、五號、七號陸續送上太空,完成遙測、氣象、科學實驗等任務,全台唯一合格的衛星整測廠房、衛星操控中心等基礎建設也在同期間陸續完備。

從2019年起,政府規劃在為期10年的「第3期計畫目標」投入新台幣251億元, 強化發展進階遙測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目標,以及厚植台灣火箭發射能力 ,讓台灣的太空零組件產業能更快速地飛上太空、取得「飛行履歷」。因為唯有實際發射、飛行,才能實際檢測台灣太空零組件的可用度。

太空中心4大方向奠定發展基礎

而太空中心——這輛疾駛、飛向宇宙的火車,歷經了8位車長,2021年8月,現任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接棒。在今日的揭牌典禮上,吳宗信針對太空中心在掛牌後發展,也提出4大方向。

  1. 輔助太空產業發展
    將在太空中心旗下設立「太空新創處」,孵化預備要技轉、獨立的新事業單位。吳宗信表示,當內部研發技術達到商業化的水準時,會在國家協助下,尋求資金、人力,使其可以獨立企業的模式運作;或是協助連結外部大學、企業與內部技術的合作。
  2. 厚植火箭發射能量
    日前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曾說:「沒有打上去(太空),(零組件)多好都不行。」將零組件打上太空,就是為了證明其在高溫震動、輻射真空等環境下,仍能正常運作、交付任務,通過「在太空中飛一趟」,才能取得飛行履歷,進一步提高產品價值。
    而為了增加飛上太空的機會,不受限於外國火箭業者的「班次」影響,吳宗信表示,除了原有座落在屏東的科研火箭發射場之外,也將於東部選址、建立國家發射場域。
    吳政忠表示,足夠的國內發射能量,也將加速高階晶片進入太空產業的腳步。讓國內的零組件業產品可以在國內就完成生產、驗證的環節,加速產品的交付速度。
  3. 持續迭代衛星功能、精準度在這次揭牌儀式上,太空中心也首度揭露,將於2025~2026年,發射6顆低軌道通訊衛星入軌,當中2顆衛星與工研院資通所合作研發,另外4顆會深化與國內資通訊產業、半導體產業的合作,連結民間的研發能量。吳宗信表示,將以通訊衛星支援、「強化台灣的通訊韌性」,並以60%自製率為目標。除此之外,氣象衛星與遙測衛星的發展也未停下腳步。吳宗信表示,太空中心第二枚自製衛星「獵風者」預計今年升空,後續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系列衛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計畫也將持續進行。
  4. 人才取得現階段太空中心約有200多名成員,未來3年內(2023~2025)預計再徵300人,達到近600人規模。吳宗信表示,太空產業的發展需要多種專業人才助力,包含電機、資訊、數學、精密機械等,並不只限於航太領域,諸如材料、土木的轉業的人才,也都是太空產業需要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教育部的主導下也將成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培養基礎太空人才,另一方面,太空中心的太空學院也跟經濟部工業局與中企處合作,加速升級太空產業需要的即戰力。太空產業多箭齊發,不論是火箭發射、衛星研發,以及發揮不同功能的遙測、氣象、通訊衛星,在掛牌典禮上都有了一次進度的更新與展望。未來太空產業如何確實吸收人才,支撐其繼續前進,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本文引用數位時代

By adm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